前言
大多進入交易大門的初心者都花光力氣尋找一套於市場獲利的方法。
有些人會雀躍地直接衝入市場,少賺後經歷一次重大虧損後害怕了交易,浮浮沉沉數年沒有起色。
有些人急於得到成果,花了大量金錢上了無數課程,才發現沒有一個方法適合自己。
有些人接受不了虧損,嘗試以更多的資金更大的槓桿追回損失,慢慢地將市場視作賭場,花光積蓄甚至欠下巨債。
事實是,投機賺錢的方法千變萬化,能賺錢的方法太多了,以下會告訴你五個交易員常見的發展方向,讓你不會成為上述的一員,或走出這個困局,成為市場中有優勢的交易員。
內容
- 技術分析
- 價值投資
- 長期資本增值
- 動量投資
- 量化交易
(1) 技術分析
技術分析是研究價格和成交量的一門專業學科。你沒有看錯,研究的就只有兩件事,價格和成交量。
技術分析師能從價格和成交量的特徵發現市場整體的市場心理。由於市場心理存在周期性,只要能準確地判斷當下的市場情緒,配合周期理論便能一定程度預測價格的未來方向。
我們也能從價格和成交量發現一些不斷重演的市場規律,量化這些市場規律,創建出完整的交易策略。回測驗證是否有利可圖,然後將正期望值的策略重覆做,便能長期於市場中獲利。
前人已一早發現了大量市場規律,將其化作交易策略的話,可分為9大類型︰
【交易策略5大類型 & 必要元素】
https://www.patreon.com/posts/64288817
【四類以價格行為 (Price Action) 所建立的交易策略】
https://www.patreon.com/posts/66367786
不同交易員會擅長不同類型的交易策略,找到你最擅長的便是最合適你的交易策略。
一般而言,一至三個類型的交易策略已足夠以交易為生。
本專頁主要針對的便是以技術分析為基礎的交易策略,好處是交易頻率較多,經驗回饋較快,且可以科學方法驗證是否真實可行。
(2) 價值投資
價值投資是分析一間公司的盈利能力﹑可持續性﹑行業前景等因素,估算公司的價值。
一般的策略邏輯是,於股價低於其價值時買入,於價格高於其自身價值時沽出。當中低估多少時買入和高估多少時沽出視乎交易員的認知或歷史的估值倍數而定。
問題在於,一間公司是有生老病死的周期,某些行業即使曾經風光,也無法避免成為夕陽行業。
大部份公司經歷完成長階段後將會步入成熟期和下跌期。若沒有新的增長動力,公司無可避免地最終進入半死不活的狀態,甚或破產收場。
因此,過往的估值倍數未必在將來有效用。只有那些有護城河或具可持續的商業模式的公司才較合適使用價值投資。
另一個價值投資的問題在於,公司的狀況通常不會短時間內惡化,當發現公司出現問題時,很多時已經是無法逆轉,股價已大幅下跌,此時才止損已經意義不大。
若你的資金充沛且對公司價值有獨特的見解,有實力持倉以年計的時間,價值投資將會是你的潛在選項。
(3) 長期資本增值
這是傳統的Buy and Hold 策略。
策略邏輯一,是公司的成長最終會反映在股價身上。
策略邏輯二,是股市長遠是向上的,一個國家的經濟成長會反映在其公司價值身上。
大多數人會以ETF形式分段買入他認為長遠價值會向上的資產。
一些人會直接買入某些國家的指數型ETF,成熟市場例子有美國,新興市場例子則有印度。
另一些人則會針對某些行業作主題式投資,如人工智能﹑與綠色經濟﹑醫療與健康科技等主題,以捕捉未來能改變社會的大趨勢。
這考驗你的世界觀和對未來的洞察能力。
由於新興行業的發展是以年甚至是十年計,通常持倉時間極長,預期的回報則是倍數。
(4) 動量投資
動量投資的邏輯是高買更高賣。
有些交易員是單純地捕捉人類瘋狂的延續性,買入一些股價急速向上,但認為市場情緒未見盡頭的股票。於任何資產都不難發現這種狀況,原因是人的從眾心理。
不理性的瘋狂買入通常會出現在上升趨勢的尾段,其速度和上升幅度皆是整段上升趨勢中最快的。
這種策略的成功率不高,但成功的例子中一般會有巨額回報,足以彌補虧損的交易。
這要求嚴格的紀律,原因是若看錯不止損,很可能是買在趨勢終結之時,愈坐套得愈深。
好處是短時間內便知道結果,交易頻率高,複利的威力更大,尤其在牛市時更為明顯。
另一類動量交易員的交易邏輯是,價格不斷向上的公司通常有其原因。當股價輕微下調時便有大量潛在買家加入,以至股價不會大幅回落給你買入。
機構一般會愈高愈買,或以時間找對手,於高位持續收貨。當該價格的潛在供應被清空時,便會處於供需嚴重不平衡的狀態,此時價格便會出現急升,而動量交易員就是站在機構的肩膀上,捕捉這個供需不衡的龐大升幅。
(5) 量化交易
量化交易與技術分析同樣是在捕捉一些不斷重演的市場規律。不同的是,量化交易通常會借助數學,統計模型和程式的輔助,可以發現一些人眼無法發現的市場規律,和捕捉一些人手無法執行的市場規律。
量化交易對設計者的要求並不低,你需要有足夠的數據分析能力和寫程式的能力。
量化交易的難處是你的對手是具備大量資源的機構投資者。
而且,大家都是從數據中發現規律,很可能你的策略同樣被其他市場參與者發現,大量人同時執行策略,便有可能受制於流動性不足問題,令一個係歷史數據上獲利的策略失效。
好處是量化交易能將交易科學化,有更嚴謹的驗證方法,並能克服人性導致的低級錯誤。
結語
筆者的強項是在技術分析,但也希望結識各路的市場贏家。只要你的方法是經驗證,而不是憑感覺的話,也歡迎成為Patreon會員,加入屬於投機者的討論區,槓桿各位的學習時間。